关于空巢高龄女性的调研报告
2014-11-05  来源:乌中旗妇联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30年,随着独生子女逐渐进入中年,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人,“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空巢”现象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为此我们对全旗的“空巢”老人家庭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空巢老人的状况

 空巢老人的子女由于在外务工经商平日很少回家看望父母,调查发现,有将近60%的子女都是过年或过节回家10到15天,这10到15天除去消耗在往返路程上、走亲访友等时间外,真正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只有3天左右。调查中不少老人甚至还表示,春节回家一趟让子女的开销过大,有些心疼。

 空巢老人中有90%的仍从事劳动生产或照顾孙辈,甚至有10%的从事较繁重的劳动生产。们表示,年轻的时候操劳惯了,年纪大了还是闲不住,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既为自己找到一些寄托,也为子女减轻一点负担。

 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子女、政府和社会救济等其他外在因素,自主的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在政策享受方面,大部分的空巢老人参加或享受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一小部分的老人享受到了低保、扶贫等政策照顾。这次调查了解到,农村牧区空巢老人有一半以上处于贫困状态。

     二、“空巢”老年人家庭存在的问题

“空巢”老年人普遍存在孤独感,其中女性、高龄者尤为严重。们过的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寂寞的生活,很少与社会交往,被社会边缘化,再加上与子女的分居,子女减少了对老年人的日常陪护和亲情的关怀,而回家探望的频率较低,时间很短,使老年人无法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同时,由于老年人与他人交往能力逐渐削弱,活动范围和交往的圈缩小,心里话没去叙说,有时间没法去打发,因此产生了孤独感,甚至有的出现了悲观情绪。
 在经济压力方面空巢老人的大部分费用都用在日常生活和疾病医治上,有部分生活宽裕的老人也会拿出部分钱贴补经济条件不算好的子女。有60%的空巢老人认为生活紧张,日子过得节省,10%的老年人则认为生活艰难,难以维持正常开销,有30%的老年人认为生活过得一般或者是比较充裕。

 在精神慰藉方面通过调查,有45%的老人主要把照看孙辈作为休闲娱乐方式,认为孙辈是自己的精神寄托,40%的老人选择与人交流、打小牌的方式休闲放松,10%的老人表示自己没有精神慰藉。

 在生病照料方面30%的老人表示自己生病时是依靠老伴照料,65%的是靠子女轮流回家照料,只有5%的子女不回家,采取请人照顾的方法。 

 在照顾孙辈亦存在一些困难因“代沟”使祖孙难以沟通、因文化程度低不能辅导孙子的学习,另外还有些孩子比较调皮而老人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祖孙对立情绪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总的说来,对于身体的担忧和对子女不在身边而感到苦闷、孤独,是空巢老人遇到的最大问题。 

三、对策和建议

  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符合我旗实际的养老模式,为“空巢”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势在必行。

  第一、建立完善养老,医疗保障机制随着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多年来,旗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确定了老龄工作目标,任务和基本政策,把老龄事业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快为老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老龄事业投入力度,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为老服务场所,并加快原有为老服务场所的改扩建的步伐,增加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同时,走政府支持,市场开发、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的道路,实现老龄事业福利化、社会化、产业化的有机结合。还要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规范管理。
 第三、加强为老服务的队伍建设在增加社区卫生站、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服务设施的同时,要不断壮大服务老年人的志愿者队伍。在城镇要保证街道、社区有专职专业队伍,要建立健全“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社区照顾中的大量专业性服务应该由专业工作者来承担。在农村牧区,将关爱“空巢”老人行动落实到村委会干部考核中,对本嘎查村辖区内的空巢老人做好统计,应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利用“妇女之家”不定期的开展娱乐活动,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

四、调查引起的几点启示

  第一、必须增加农民牧民经济收入造成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因经济原因外出务工经商,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增加农民牧民经济收入上下功夫。地方政府要招商引资办企业,发展旗域,让农民不出旗、镇就能打工挣钱,既增加经济收入,又兼顾家庭,促进社会和谐;同时要引导当地农业产业升值,增加务农收入,留住中青年在家务农;鼓励并扶持有头脑的农村青年和能人创业,减少人员流出亦即减少空巢的出现。

  第二、建立养老保障体系首先,国家在政策上要出台更多优惠老人措施。如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的推广就是为广大农民特别是空巢老人谋福祉。其次,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老人健康档案及医疗救助制度。农村牧区以空巢老人为重点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三级(嘎查村、苏木镇、旗)医院共享,尽量减少老人患大病的概率。其次,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农村牧区养老工作。一是继续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大力倡导“孝”文化。子女多的空巢老人,通过家庭协商最好留一个在老人身边,或轮流照料老人;二是强化社区为老服务体系,包括生活照料系列、医疗保健系列、精神慰藉系列、文体活动系列和法律服务系列;三是办好农村牧区养老专业机构。国家投资一部分钱,其子女出一部分钱,让农村牧区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在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安度晚年。

 第三、要在全社会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养老的传统养德教育人人都要老,人人都需要子女的照料。父母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尊敬和照护好年老的父母本身就为你的后代做好了表率。要大力弘扬恪尽孝道的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对于那些侍奉老人恪尽孝道的子女社会要给予表彰。要从建立和谐社会、保持稳定的大局出发,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帮助空巢老人。通过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通合,为空巢老人办好事、办实事。

 

 

乌中旗妇儿工委办公室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附件下载: